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宁波市禁止赌博条例》的决定(已废止)

时间:2024-06-26 21:59:4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57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宁波市禁止赌博条例》的决定(已废止)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


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宁波市禁止赌博条例》的决定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


(1997年8月1日宁波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 1997年9月1日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批准 1997年9月8日公布施行)

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宁波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决定对《宁波市禁止赌博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八条修改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以拘留,可以单处或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一)参与赌博,输赢额较小的;
(二)为赌博提供场所、赌具、交通工具等,从中牟利、数额较小的;
(三)为赌博巡风放哨等,情节轻微的;
(四)具结悔过后又参与赌博,情节轻微的。”
二、第九条修改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以拘留,可以单处或并处2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一)参与赌博,输赢额较大的;
(二)为赌博提供场所、赌具、交通工具等,从中牟利、数额较大的;
(三)在公共场所赌博的;
(四)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赌博的;
(五)流窜赌博次数较多的;
(六)为赌博巡风放哨等,情节较重的。”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宁波市禁止赌博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



1997年9月8日

关于印发《对外贸易货物运量计划编报办法》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关于印发《对外贸易货物运量计划编报办法》的通知
1995年3月20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各总公司,各工贸公司:
为了使外贸运输计划的编报工作适应改革的需要,完善外贸运输年度和月度计划的编报工作,现将重新制订的《对外贸易货物运量计划编报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向部(贸运司)反映。

附件:对外贸易货物运量计划编报办法

第一条 总 则
为了保证我国外贸进出口货物到港及时疏运和按时出运收汇,保证进出口任务的完成,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编报单位
编报单位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中央各部委所属各进出口总公司、各工贸公司。

第三条 编报内容

一、年度海运出口货物运量计划按出运港口编报(见附表一)。
二、年度铁路出口货物运量计划按出运口岸编报(见附表二)。
三、年度公路出口货物运量计划按出运口岸编报(见附表三)。
四、年度航空出口货物运量计划按出运口岸编报(见附表四)。
五、年度进口货物运量计划按到货港口、口岸编报(见附表五)。
六、月度海运出口装船计划按装运港口编报(见附表六)。

第四条 编报程序
各地外经贸委(厅)负责汇总本地区外贸进出口公司、工贸公司、有外贸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及三资企业的进出口货量计划;中央各部委所属的各进出口贸易总公司及工贸公司负责汇总本公司系统的进出口货物运量计划。
各单位在每年12月20日以前将下年度的外贸进出口货物运量计划、在每月10日以前将下月度的海运出口装船计划报外经贸部(外贸货运协调司)。

第五条 编报要求

一、表格中集装箱栏内只填写个数,以20尺标准箱计算,40尺的集装箱按两个标准箱计算,每个集装箱按12吨折算重量后计算在“总计栏”内。填写表格时,要依照表中列出的商品逐一填写运量计划,其余商品的运量计划均填写在“其它”栏内。
二、各单位按所附的表格格式自行印制报表。各单位要建立和健全外贸货物运量计划编报制度,指定专人负责,保证计划的严肃性和准确性,防止没有依据的估计,避免实际运量的运力安排相脱节。如运量计划有变更,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计划报表需由制表人、审核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出。

第六条 计划下达

外经贸部(外贸货运协调司)负责汇总年度、月度运量计划,并在国家经贸委以及交通、铁道及外经贸部三部召开的平衡会上进行总运量和总运力的调整、平衡。计划平衡后再下达给各编报单位参照执行。

第七条 计划检查
各编报单位要逐月检查运量计划的完成情况,并将每季度计划执行情况、存在问题上报外经贸部(外贸货运协调司)。

第八条 附 则

一、各种运输方式的进出口口岸均以国家宣布对外开放的口岸为准。
二、本办法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解释、修改和补充。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19 年对外贸易海运出口货物运量计划表(附表一)
编报单位: 单位:吨
----------------------------------------------------------------------------
| 出 | | | | | | | | |
|品 运 | | | | | | | | |
| 港 |合计| | | | | | |备 注|
| 类 口| | | | | | | | |
|------------------|----|----|----|----|----|----|----|----------|
|总 计 | | | | | | | | |
|------------------|----|----|----|----|----|----|----|----------|
|大 米 | | | | | | | | |
|------------------|----|----|----|----|----|----|----|----------|
|大 豆 | | | | | | | | |
|------------------|----|----|----|----|----|----|----|----------|
|玉 米 | | | | | | | | |
|------------------|----|----|----|----|----|----|----|----------|
|饲 料 | | | | | | | | |
|------------------|----|----|----|----|----|----|----|----------|
|钢 材 | | | | | | | | |
|------------------|----|----|----|----|----|----|----|----------|
|生 铁 | | | | | | | | |
|------------------|----|----|----|----|----|----|----|----------|
|煤 炭 | | | | | | | | |
|------------------|----|----|----|----|----|----|----|----------|
|焦 炭 | | | | | | | | |
|------------------|----|----|----|----|----|----|----|----------|
|水 泥 | | | | | | | | |
|------------------|----|----|----|----|----|----|----|----------|
|原 油 | | | | | | | | |
|------------------|----|----|----|----|----|----|----|----------|
|成品油 | | | | | | | | |
|------------------|----|----|----|----|----|----|----|----------|
|化工品 | | | | | | | | |
|------------------|----|----|----|----|----|----|----|----------|
|盐 | | | | | | | | |
|------------------|----|----|----|----|----|----|----|----------|
|非金属矿产品 | | | | | | | | |
|------------------|----|----|----|----|----|----|----|----------|
|有色金属 | | | | | | | | |
|------------------|----|----|----|----|----|----|----|----------|
|棉 花 | | | | | | | | |
|------------------|----|----|----|----|----|----|----|----------|
|其 它 | | | | | | | | |
|------------------|----|----|----|----|----|----|----|----------|
|集装箱(个) | | | | | | | | |
----------------------------------------------------------------------------
制表人: 电话: 审核: 日期:

附:19 年对外贸易铁路出口货物运量计划表(附表二)
编报单位: 单位:吨
----------------------------------------------------------------------------
| 出 | | | | | | | | |
|品 运 | | | | | | | | |
| 口 |合计| | | | | | |备 注|
| 类 岸| | | | | | | | |
|------------------|----|----|----|----|----|----|----|----------|
|总 计 | | | | | | | | |
|------------------|----|----|----|----|----|----|----|----------|
|粮油食品 | | | | | | | | |
|------------------|----|----|----|----|----|----|----|----------|
|鲜活冷冻(供港澳)| | | | | | | | |
|------------------|----|----|----|----|----|----|----|----------|
|纺织品 | | | | | | | | |
|------------------|----|----|----|----|----|----|----|----------|
|五矿产品 | | | | | | | | |
|------------------|----|----|----|----|----|----|----|----------|
|化工产品 | | | | | | | | |
|------------------|----|----|----|----|----|----|----|----------|
|机械设备 | | | | | | | | |
|------------------|----|----|----|----|----|----|----|----------|
|轻工业品 | | | | | | | | |
|------------------|----|----|----|----|----|----|----|----------|
|工艺品 | | | | | | | | |
|------------------|----|----|----|----|----|----|----|----------|
|煤炭(国际联运) | | | | | | | | |
|------------------|----|----|----|----|----|----|----|----------|
|其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表人: 电话: 审核: 日期:

附:19 年对外贸易公路出口货物运量计划表(附表三)
编报单位: 单位:吨
----------------------------------------------------------------------------
| 出 | | | | | | | | |
|品 运 | | | | | | | | |
| 口 |合计| | | | | | |备 注|
| 类 岸| | | | | | | | |
|------------------|----|----|----|----|----|----|----|----------|
|总 计 | | | | | | | | |
|------------------|----|----|----|----|----|----|----|----------|
|粮油食品 | | | | | | | | |
|------------------|----|----|----|----|----|----|----|----------|
|鲜活冷冻(供港澳)| | | | | | | | |
|------------------|----|----|----|----|----|----|----|----------|
|纺织品 | | | | | | | | |
|------------------|----|----|----|----|----|----|----|----------|
|五矿品 | | | | | | | | |
|------------------|----|----|----|----|----|----|----|----------|
|化工品 | | | | | | | | |
|------------------|----|----|----|----|----|----|----|----------|
|机械设备 | | | | | | | | |
|------------------|----|----|----|----|----|----|----|----------|
|轻工品 | | | | | | | | |
|------------------|----|----|----|----|----|----|----|----------|
|工艺品 | | | | | | | | |
|------------------|----|----|----|----|----|----|----|----------|
|煤炭 | | | | | | | | |
|------------------|----|----|----|----|----|----|----|----------|
|其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表人: 电话: 审核: 日期:

附:19 年对外贸易航空出口货物运量计划表(附表四)
编报单位: 单位:吨
----------------------------------------------------------------------------
| 出 | | | | | | | | |
|品 运 | | | | | | | | |
| 口 |合计| | | | | | |备 注|
| 类 岸| | | | | | | | |
|------------------|----|----|----|----|----|----|----|----------|
|总 计 | | | | | | | | |
|------------------|----|----|----|----|----|----|----|----------|
|粮油食品 | | | | | | | | |
|------------------|----|----|----|----|----|----|----|----------|
|鲜活冷冻品 | | | | | | | | |
|------------------|----|----|----|----|----|----|----|----------|
|纺织品 | | | | | | | | |
|------------------|----|----|----|----|----|----|----|----------|
|五矿品 | | | | | | | | |
|------------------|----|----|----|----|----|----|----|----------|
|化工品 | | | | | | | | |
|------------------|----|----|----|----|----|----|----|----------|
|机械设备 | | | | | | | | |
|------------------|----|----|----|----|----|----|----|----------|
|轻工品 | | | | | | | | |
|------------------|----|----|----|----|----|----|----|----------|
|工艺品 | | | | | | | | |
|------------------|----|----|----|----|----|----|----|----------|
|其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表人: 电话: 审核: 日期:

附:19 年对外贸易进口货物运量计划表(附表五)
编报单位: 单位:吨
----------------------------------------------------------------------------
| 到货 | | | | | | | | |
|品 港口、 | | | | | | | | |
| 口 |合计| | | | | | |备 注|
| 名 岸| | | | | | | | |
|------------------|----|----|----|----|----|----|----|----------|
|总 计 | | | | | | | | |
|------------------|----|----|----|----|----|----|----|----------|
|粮 食 | | | | | | | | |
|------------------|----|----|----|----|----|----|----|----------|
|食 糖 | | | | | | | | |
|------------------|----|----|----|----|----|----|----|----------|
|钢 材 | | | | | | | | |
|------------------|----|----|----|----|----|----|----|----------|
|铁矿砂 | | | | | | | | |
|------------------|----|----|----|----|----|----|----|----------|
|原 油 | | | | | | | | |
|------------------|----|----|----|----|----|----|----|----------|
|成品油 | | | | | | | | |
|------------------|----|----|----|----|----|----|----|----------|
|化 肥 | | | | | | | | |
|------------------|----|----|----|----|----|----|----|----------|
|纸 张/纸 浆 | | | | | | | | |
|------------------|----|----|----|----|----|----|----|----------|
|棉 花 | | | | | | | | |
|------------------|----|----|----|----|----|----|----|----------|
|羊 毛 | | | | | | | | |
|------------------|----|----|----|----|----|----|----|----------|
|合成纤维 | | | | | | | | |
|------------------|----|----|----|----|----|----|----|----------|
|木材(立方米) | | | | | | | | |
|------------------|----|----|----|----|----|----|----|----------|
|农用薄膜原料 | | | | | | | | |
|------------------|----|----|----|----|----|----|----|----------|
|天然橡胶 | | | | | | | | |
|------------------|----|----|----|----|----|----|----|----------|
|合成橡胶 | | | | | | | | |
|------------------|----|----|----|----|----|----|----|----------|
|其 它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表人: 电话: 审核: 日期:

附:年 月海运出口装船计划表(附表六)
编报单位: 单位:公吨
------------------------------------------------------------------------------------------------
| | | 装 运 港 口 |
| 品 类 | 合 计 |----------------------------------------------------------|
| | | | | | | | | | | | |
|----------------|--------------|----|----|----|----|----|----|----|----|----|----|
|总 计 | | | | | | | | | | | |
|----------------|--------------|----|----|----|----|----|----|----|----|----|----|
|大 米 | | | | | | | | | | | |
|----------------|--------------|----|----|----|----|----|----|----|----|----|----|
|大 豆 | | | | | | | | | | | |
|----------------|--------------|----|----|----|----|----|----|----|----|----|----|
|玉 米 | | | | | | | | | | | |
|----------------|--------------|----|----|----|----|----|----|----|----|----|----|
|盐 | | | | | | | | | | | |
|----------------|--------------|----|----|----|----|----|----|----|----|----|----|
|原 油 | | | | | | | | | | | |
|----------------|--------------|----|----|----|----|----|----|----|----|----|----|
|成品油 | | | | | | | | | | | |
|----------------|--------------|----|----|----|----|----|----|----|----|----|----|
|煤 炭 | | | | | | | | | | | |
------------------------------------------------------------------------------------------------
------------------------------------------------------------------------------------------------
|焦 炭 | | | | | | | | | | | |
|----------------|--------------|----|----|----|----|----|----|----|----|----|----|
|棉 花 | | | | | | | | | | | |
|----------------|--------------|----|----|----|----|----|----|----|----|----|----|
|水 泥 | | | | | | | | | | | |
|----------------|--------------|----|----|----|----|----|----|----|----|----|----|
|非金属矿 | | | | | | | | | | | |
|----------------|--------------|----|----|----|----|----|----|----|----|----|----|
|钢 材 | | | | | | | | | | | |
|----------------|--------------|----|----|----|----|----|----|----|----|----|----|
|生 铁 | | | | | | | | | | | |
|----------------|--------------|----|----|----|----|----|----|----|----|----|----|
|饲 料 | | | | | | | | | | | |
|----------------|--------------|----|----|----|----|----|----|----|----|----|----|
|化工品 | | | | | | | | | | | |
|----------------|--------------|----|----|----|----|----|----|----|----|----|----|
|粮油食品 | | | | | | | | | | | |
|----------------|--------------|----|----|----|----|----|----|----|----|----|----|
|轻纺产品 | | | | | | | | | | | |
|----------------|--------------|----|----|----|----|----|----|----|----|----|----|
|集装箱(TEU)| | | | | | | | | | | |
|----------------|--------------|----|----|----|----|----|----|----|----|----|----|
|其它 | | | | | | | | | | | |
------------------------------------------------------------------------------------------------
制表人: 电话: 审核: 日期:


国家教委关于实施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的通知

国家教委


国家教委关于实施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的通知
国家教委



国家教委决定“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从1997年开始启动,每年评选30人左右(第一批评选50人左右),连续五年,使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的规模达到150人左右。现将《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
社会科学)”实施细则(试行)》发给你们,请按有关规定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学校党委要加强领导,切实把好推荐人选的思想政治关。
当前,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骨干教师的稳定和培养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和科研发展的一项带根本性的工作。有关部委和院校已经采取措施,抓紧培养跨世纪的人文社会科学优秀人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从整个国家特别是高等教育和21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需
要出发,把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工作当做一项战略任务,进一步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地有计划地加以落实,努力培养一批信念坚定,知识渊博,学风优良,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善于联系实际的新一代人文社会科学家、跨世纪的学科带头
人。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领导小组1996年2月14日会议通过的“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实施意见,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的实施,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政治业务水平,努力培养一批全面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贯中西、联系
实际的理论家”的指示精神。
第三条 “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实施的主要目标是:到2001年,选拔150名左右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突出的学术成就的中青年高等学校教师,将其培养成为新一代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社会科学家、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并通过这项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推动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的跨世纪人才培养工作。
第四条 “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从1997年开始,分5年滚动实施,每年选拔培养30人左右。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五条 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高校跨世纪优秀人才(人文社会科学)的培养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确定该项工作的宗旨、指导思想和选拔培养标准;确定培养规模和培养方式等重大问题。
第六条 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司负责“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的具体实施和经常性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本实施细则的制定、修改;
2.组织“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申报工作,负责申请书的资格审查,并依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和人才培养的检查、评估工作;
3.具体实施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领导小组批准的基金资助工作;
4.检查、指导各高校实施本计划的情况。
第七条 “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的实施,其他部委院校以部委教育司(局)为单位,在主管司(局)长的领导下,由社科研究管理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具体组织。其主要职责是:
1.组织本单位培养对象的选拔、初审和推荐工作;
2.制定本单位入选人员的具体培养计划、提供相应的条件;
3.定期进行检查考核、按时向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司报告培养情况。
第八条 各高等学校在主管校(院)长的领导下,由社科研究管理部门具体组织本校“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的实施。其中,国家教委直属高校与之有关的主要职责,同本实施细则第七条。

第三章 申报
第九条 “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申报的学校范围,限设有文科博士点的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和有关部委高校。
第十条 申请者应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敬业奉献精神,学风端正,治学严谨,善于团结协作。
2、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研究基础,较突出的学术成就和明显的发展潜力,科学研究在本学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承担过国家级或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科研成果获得过国家级或省部级奖励,或在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方面做出过突出贡献。
3、应是已列入学校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的具有教授(副教授应为特别突出者并已获博士学位)职称、年龄在45岁左右(最高限1951年1月1日后出生)的直接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人员,在教书育人方面有突出表现。特别要考虑到文科博士学科点的后继带头人的
培养。
4、所在学校、系所、学科点和学术梯队的整体情况有利于“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入选者迅速成长。优先考虑列入“211工程”实施方案中重点学科点的中青年学者。
第十一条 申报工作一般于每年第一季度发出通知,第二季度受理申请。国家教委直属高校以学校为单位,其他部委院校以部委教育司(局)为单位(以下简称申报单位),统一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
申报单位应根据本实施细则第十条的规定,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并履行下述手续:
1、报送填写完备的《“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申请书》和《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请评审书》各一式10份;
2、申报单位社科研究管理部门应对申请书中申请者填写内容的真实性签署证明意见,并加盖公章;
3、申报单位党委应对申请者的政治思想表现提出审核意见,并加盖公章;
4、申报单位学术委员会应对申请人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进行评审,提出审核、推荐意见,并签章;
5、每项申请交送申报、评审费200元。
第十二条 受理申报的具体时间和其他有关事宜,以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司的申报通知为准。

第四章 评审
第十三条 “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申请者的评审工作,在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司具体组织,评审标准同本实施细则第十条。
第十四条 评审工作依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进行,贯彻公平、公正和保密的原则,严格杜绝各种不正之风。
第十五条 专家评审采取通讯和会议两轮评审的方式进行。
(一)通讯评审
1、经资格审查合格的申请书,交由7位三级学科同行专家进行通讯评审。通讯评审专家的基本资格为正教授。不在申请者所在学校选择通讯评审专家。必要时可在高校以外选择通讯评审专家。
2、通讯评审按《“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通讯评审表》的指标打分。采取分别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的记分汇总办法,按其余5位专家评审的总积分排序,并根据申报情况,淘汰一部分申请者。
(二)会议评审
1、经专家通讯评审通过的申请者交由专家会议评审,专家评审组由5位知名专家组成。
2、专家评审组在充分讨论申请者全面情况和听取申请者答辩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议,采用无记名投票、获五分之三以上多数票通过的方式,确定建议资助名单。

第五章 审批
第十六条 经专家评审组建议资助的名单,由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综合评议后,报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领导小组审定和委领导批准后正式公布。

第六章 经费管理
第十七条 “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的入选者(即受资助者,以下简称“计划入选者”),通过研究课题、学术出访和成果出版的资助,使人均资助经费达到10万元。
第十八条 资助经费应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受资助者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主要开支范围可参照《国家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中有关经费管理的规定。
第十九条 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分期拨款。第一次拨付二分之一,后续拨款视计划执行情况确定。

第七章 培养管理
第二十条 “计划入选者”采取单位培养与国家教委培养相结合、立足单位培养的方式。培养单位(即申报单位)应根据“计划入选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并负责落实。
第二十一条 培养单位要为“计划入选者”提供包括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开设新的专业课程,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交流,给予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必要的配套经费等条件。既要重视其业务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良好思想品德和治学态度的培养。
第二十二条 培养单位每学期应检查一次“计划入选者”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于每年12月31日前填报《“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年度检查表》,将“计划入选者”培养计划的落实情况、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新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向有关部门提交的研究咨询
报告及采纳情况、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情况、个人晋升和奖励等情况,向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司报告。
第二十三条 基金资助期满后三个月内,“计划入选者”要填写《“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总结报告》,并附主要论文、专著,科研成果获奖情况以及应用研究成果被政府有关部门采纳的情况,经培养单位签署意见后,报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司提交高校人文社会科
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进行评价。
第二十四条 “计划入选者”发表出版的论文、专著等科研成果,均应在封面显著位置注明:“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资助”字样。英译写法统一为“Trans-Century Training Programme Foundation for the Talent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
e by the State Education Commission”。
第二十五条 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司定期对各单位的培养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如“计划入选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视具体情况给予减少拨款、中止拨款、取消资格等处理:
1、逾期不上报《“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年度检查表》;
2、《“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年度检查表》内容失实;
3、无正当理由,未按原计划开展研究工作;
4、考核不合格者;
5、已调离原所在学校;
6、违反“计划”资助基金使用有关规定。
附1:“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申报学校名单(略)
附2:《“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申请书》(略)
附3:《“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通讯评审表》(略)



1997年4月2日